• yh86银河国际

  • 政策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类

    建筑业营改增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2017-04-02 作者: yh86银河国际西北 阅读量 :

    分享到:

           自2016年5月1日起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方案细则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这意味着营改增全面收官进入倒计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两部门公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和《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规定》4个文件,全面规定了建筑业 、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四行业加入试点后的方案内容。

            自2016年5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方案细则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这意味着营改增全面收官进入倒计时。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两部门公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和《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规定》4个文件,全面规定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四行业加入试点后的方案内容。

      其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对个人住房转让实施差别政策 。对北京 、上海、广州和深圳之外的非一线城市,规定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 ,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 ,免征增值税 。

      对北上广深四城市 ,规定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 ,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 ,以销售收入减去购买住房价款后的差额按照5%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 ,免征增值税 。

      建筑行业营改增,你知道多少?

      3月23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以下简称《通知》) ,万众期待的营改增实施细则终于落地!建筑业增值税税率适用11%,2016年5月1日开始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 。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承诺: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随后,财政部部长在答记者问中 ,再次强调营改增全面推开后 ,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但同时也强调,全行业只减不增,不能保证每个企业税负不增加!

      建筑业营改增所带来的挑战

      “营改增”是国家税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建筑企业一场输不起的战役!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已引起高度重视,不仅自己带头学习,成立营改增工作小组,召集各层管理人员组织研讨应对方案,还开展自行模拟测算。然而,也有部分企业还处于麻木不仁、漠不关心的状态 ,有的企业错误地以为增值税也和营业税一样是价内税 ,属“代扣代缴”,税率从3%变化到11%,有变化也没关系 ,反正可以向建设单位要 。这部分人基本上都是“税盲”,因此“无知无畏”。

      实际上,现行的营业税和消费税一样属价内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 ,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 。用公式可以清楚说明价内税与价外税的区别:价内税的税款=含税价格×税率;价外税的税款=[含税价格/(1+税率)] ×税率=不含税价格×税率。可以断言,那些毫无思想准备的企业将在“营改增”中碰得头破血流,甚至破产关门。

      应对营改增 ,加强企业管理是王道

      加强企业管理,这在建筑行业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市场形势好,政策相对宽松的时候,辉煌的业绩往往遮盖了管理上的矛盾和问题,在经济增长放缓 、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 ,特别是税收政策、经济政策趋紧的时候 ,许多企业的深层次矛盾都将暴露出来 。因此,在“营改增”这一关键时刻提出加强企业管理,尤为重要 。

      有些企业对于分公司的管理一直是“一脚踢”承包管理,满足于“交点”(利润)的经营模式 ,使分公司的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盲点。现在让这些不重视基础管理的分公司拿出税收要求的可抵扣资料,谈何容易!

      有些企业很多项目经理是挂靠的 ,这些挂靠的项目经理往往本身就是企业经营的风险所在。现在要按照规矩建章立制,其反应无非是两个 :一是抵制,二是走人 。而企业却走不了 ,将如何应对?

      有些企业合同管理不严,经营行为随意,发生经济纠纷拿不到合法票据也无所谓,得过且过。现在情况不同了,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无合法票据来抵扣,企业就必须为此纳税买单。企业是不是应该考虑要完善公司一系列管理制度?公司章、合同章、财务专用章、企业证照 、法人委托书等 ,还能不能随便使用?为了应对税制改革,很多企业必须做许多针对性的准备工作 。如:内部经营结构和核算单位的调整,核算项目和记账科目设置的细化 ,设备购置计划的变更,以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修订等。

      营改增为何让企业纳税发生大变化

      为了适应此次税制的重大改革,让企业管理跟得上形势,首先要搞清楚,“营改增”为什么会让施工企业纳税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

      据调查 ,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论上可取得进项税发票的部分约占总收入的70%,而实际上这个数据是35%,加上理论上也无法取得进项税发票的部分占总收入的30%,即实际上无法抵扣进项税的支出占总收入比重达65%左右。不能取得进项税发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七个方面 :

      1、“甲供材”现象比较普遍 。如 :开发商直接采购钢材 ,钢厂或经销商收到对方的钱当然应该开具发票给开发商 ,开发商入账做账也顺理成章,但施工企业只能取得相应数额的一张结算单 ,无法取得进项税发票进行抵扣。以A集团为例,2011年钢材实际发生数61.77亿元 ,理论上可抵扣8.98亿元 ,而由于“甲供材”数额较大 ,实际可抵扣的进项税只有3.47亿元,占理论数的38.7%。即:所用钢材的60%以上拿不到进项税发票。

      2、劳务用工无法取得进项税发票 。人工费占合同造价20%-30% ,A集团人工费支出占总收入比重达25.57%,B集团包括各类保险在内人工费支出占总收入比重超过30%。

      3 、水、电、气等能源消耗无法取得进项税发票 ,因为一般情况下 ,工地临时水电都是用接到甲方项目总表之下的分表计算,施工单位得不到该项发票。

      4、企业在项目上取得的合同毛利(约3%左右),也不可能得到进项税发票。

      5、地材及辅助材料。一是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增值税发票;二是私人就地采砂石就地卖 ,连普通发票也开不出来 。A集团2011年共采购地材和辅助材料16.54亿元,理论上应该可抵扣进项税2.4亿元,实际只能抵扣4524万元 ,80%以上无法抵扣。C公司2011年外购石材2152.24万元,占企业总收入的12.45%,但石材的进货渠道主要在福建,以私人开采为主 ,无增值税发票。

      6、“三角债”导致施工企业无法及时足额取得增值税发票。由于业主工程款支付严重滞后,施工企业支付给材料商的材料款最多也只有70%左右,材料商没拿到钱当然不可能开足额发票给施工企业,这就为抵扣进项税带来麻烦。而税务机关对建筑企业收入的确认 ,一般都是按合同约定或结算收入来确认 ,即使存在应收账款,也不能减少或推迟确认销项税额。有的地方明文规定,对工程项目的付款方式是5:2:2:1 ,即第一年付50%工程款,第二年付20%,第三年付20%,第四年付清余款。如果这样收取工程款,缴税又该用什么样方式?能否也按5:2:2:1交纳增值税?这显然不可能。工程款被拖几年时间,但税款已全额扣缴,时间差造成了施工企业税负增加。

      7、装饰企业材料繁杂,供应商以个体户为主,大多数无法提供增值税发票。

      建筑业“营改增”5月1日正式进入运行阶段,可能还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企业要针对不能取得进项税发票的主要原因,从自身管理上想办法,增强“堵漏”意识,以尽量减少损失。

      建筑企业当务之急所要做的工作

      一、从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

      营改增实施细则已正式公布,作为2016建筑业头等大事 ,关乎企业生死 ,若应对不当,企业将万劫不复,直接面临倒闭的风险,或者虚开增值税发票,企业领导将面临蹲监狱的可能。也就是说应对不当,要么倒闭、要么蹲监狱!

      二、成立“营改增”工作小组

      “营改增”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公司事情 ,企业所要交纳的税不是财务部门做账做出来的,而是业务开展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有的甚至要变更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以适应新政策的变化。

      “营改增”工作小组人员组成建议:

      1)组长: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全面规划与重大事项协调;

      2)常务副组长 :主管财务副总或财务总监担任,全面负责营改增工作的执行落地;

      3)副组长:主管经营、生产等副总经理、财务部经理 ,全面负责执行“营改增”所涉及的相关工作;

      4)组员:财务部、经营部、成本管理部 、物资采购部、工程项目部 、分公司负责人等。

      二、全面拟定“营改增”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面对建筑业“营改增”政策改革的重大事件,建筑企业更要做好全面计划工作,让每项工作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人,任务逐一分解与落实,执行落实过程要做好检查与整改,形成完整的PDCA 。

      三、全面学习“营改增”,掌握一手资料

      市场竞争就是速度竞争 ,应变能力的竞争 ,就是快鱼吃慢鱼的生存法则!目前应全面掌握相关信息,早做准备,才能抢占先机,从容应对!

      建筑企业要有计划地组织内部税务、财会、经营、合同、材料等业务管理人员,除了要认真学习财政部、国税总局刚刚颁布的《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及四个附件,同时还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 。

      增值税针对建筑企业无疑是陌生的,但涉及到企业利益是巨大的 ,一个10亿营业额的建筑企业,若有1%的差额,就是1000万!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多种类型的培训,吃透政策 ,全面了解各种信息以及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只有在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四 、做好营改增模拟运转,测试企业税负

      营改增模拟运转 ,是指建筑业企业在目前仍然实施营业税管理和核算的情况下,参照对已经实施营改增行业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管理规定,进行全过程的增值税模拟管理和账外核算 。根据实际情况,模拟运转,可以是一个企业 ,也可以是企业中的一个或几个基层单位、一个或几个工程项目。模拟运转 ,要严格依据实施增值税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投标报价 、合同协议管理、货物劳务采购 、发票管理传送、会计稽核核算、实施报税清缴等管理环节进行全面审查,准确、具体 、全面地找出不适应增值税征收管理的各种实际问题 ,以便系统的 、有针对性的做好内部各项准备工作。

      当前 ,做好营改增后企业税负模拟运转测试尤其重要 ,主要涉及新老项目何时签的问题。《通知》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已明确指出 ,新老项目以2016年4月30日时间点为界 ,之前签的项目(含4月30日)为老项目,之后签的项目为新项目,具体描述如下:1)《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注明的合同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2)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注明的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老项目将按增值税征收率3%征税,新项目将按11%的增值税交纳税费,怎么办?你的企业经过严格的模拟运转测试,若按新项目交纳税费减少的话,那就5月1日后与建设单位签合同 ,否则,你就要想办法在5月1日之前将合同签掉!

      五、应对方案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注重做实

      目前,建筑业营改增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规定还没有出台 ,加之企业之间现有内部管理水平差别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诸多准备工作,既要全面制定应对方案,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突出重点 ,注重做实。例如 :

      ——关于增值税管理的基础条件问题。企业要否增设内部税务管理机构,如何选配内部纳税业务管理人员 ,购置那些有关设备和相关税务管理软件。要纳入企业整体工作计划提前予以考虑和安排。

      ——关于完善“ 项目法施工管理”问题。为适应增值税征收管理要求,企业对包括“ 项目法施工管理冶在内的诸多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否需要调整完善,怎么调整完善。要反复研究,做出方案,择时付诸实施 。

      ——关于投标报价问题。在有关部门尚未明确改变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规则的情况下,根据增值税是价外税的属性,企业怎样对新承接工程进行投标报价 。要统一思想 ,形成本企业自己新的投标报价策略方案。

      ——关于合同协议问题。在签订新的合同协议中,如何体现营改增给甲乙双方相互关系带来的新变化,怎样反应增值税征收管理的新要求。要形成企业统一策略 ,制定出通用合同条款的参照样本。

      ——关于某些长期性政策规定的具体解释和具体落实问题 。根据建筑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 、经营特点 ,怎样具体认定纳税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 、纳税地点 ,怎样具体进行进项税发票的认证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等等。要形成基本意见 ,制定具体做法 ,并积极主动与当地主管税务部门沟通、协商 、确认 ,等等。

    上一篇 :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

    下一篇: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

    相关文章
  • XML地图